集体商标让渔民“乐开花”

时间:2016-11-22

    文/华唯商标转让网

    洪湖渔家生态鱼是产自湖北省洪湖市的乡土名牌。它涵盖青鱼、草鱼、鲢鱼、鲤鱼等10个品种,并依托湖北省渔业产销协会,整合64家水产加工、养殖、科研企业,按照“生态、循环、安全、高效”的模式,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目前,其核心品牌“洪湖渔家”已经成为湖北省三大水产品牌之一,因其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所以鱼肉细嫩、营养丰富、无污染,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一亩鱼塘,一年收入多少?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海沟办事处养殖户杜应平说,上世纪90年代年收入为2500元,2009年是5000元,2010是15000元。
      呈几何级增长的财富,源自一个乡土品牌的打造——洪湖渔家生态鱼。

      “洪湖渔家生态鱼尽管价格比周边同类产品高出20%左右,但仍供不应求。”杜应平说,以前把鱼拉到闹哄哄的农贸市场卖,收入有限。2010年开始,他按照洪湖渔家生态鱼的标准养殖,鱼塘里的3000斤黄颡鱼贴上了免检商标销往韩国。活蹦乱跳的鱼儿,每斤18元的价格,让全家人都乐开了花。如今,当地水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

      一曲《洪湖水》亮出了洪湖的品牌,也唱出了洪湖水清、鱼甜的美名。近年来,为保护水环境,洪湖共拆围近28万亩,对湖水进行了清污,取缔了四小企业。围湖的栏杆撤了,水清了。当地渔民趁势而上,探索出了两年段网箱黄鳝养殖、蟹鳜混养等8大优化养殖模式,池塘循环水养殖、养殖立体环境调控等10大养殖实用技术。

      在成熟的养殖技术的保障下,水产品养殖的效益越来越明显,特色养殖板块基地不断增加,一斤黄颡从8元卖到18元。如今,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形成的板块效应带动了全市小龙虾、河蟹、黄鳝、黄颡鱼等“一条鱼一条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洪湖养殖带、江南养殖带、长湖养殖带三个名特优水产品板块基地。

      正是有了优质养殖基地支撑,去年10月,有关部门决定,参照洪湖十大生态鱼的养殖技术,将淡水鱼品牌整合使用“洪湖渔家”品牌在市场销售,即推行集体商标模式。

      “以前卖鱼是一船一船的卖,有了‘洪湖渔家’这个品牌,我们要一条一条地卖。”荆州市水产局局长陈斌说,洪湖渔家生态鱼产品是无公害绿色环保产品。全市基本上实现了健康养殖的全覆盖,鱼种、鱼药、鱼饲料都实行建档追溯制,水产品安全率、养殖基地监管率和投入品合格率都达到100%。

      有了优质货源保障后,洪湖市迅速依托湖北省渔业产销协会,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模式,网络水产养殖、加工、销售企业,全力经营洪湖渔家生态鱼品牌。目前,该品牌拥有洪湖、长阳等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德炎公司、大明公司等水产加工企业,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全面完成产业聚集。

      同时,洪湖市还按照“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先后形成了德炎、晨光、鱼米乡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从“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市场流通体系。全市兴建各类水产品集散市场29个,发展行业中介近百个,销售窗口遍布全国大中城市,10000多农民变身水产品流通业主,辐射带动农户10万户。

      “如何将洪湖渔家生态鱼品牌擦得更亮,将一条鱼‘吃干榨尽’是关键。”陈斌告诉记者,不仅只是新鲜品供应市场,还要把鱼肉做成速冻罐头食品,由初期水产品加工调整为精细型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洪湖渔家”品牌旗下核心企业德炎公司负责人卢德炎说,这一目标已为时不远,洪湖水产品加工园二期工地,一条胶原蛋白生产线即将上马。从鱼皮中提炼出来的胶原蛋白,是一条鱼市场价的几十倍。

      在洪湖水产品加工园区德炎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过磅后的新鲜鮰鱼进入传送带冲洗,随后它被送到人工作业平台,将其分割为白条分割鱼、鱼头等6部分。 “尽管过程比较麻烦,但企业却得到了实惠。”卢德炎介绍,过去每吨1000元的鱼皮,现在被加工成风味调理食品,风靡福建、江浙市场,售价达每吨5.5万元,鱼唇也涨至每吨3.5万元。这对每天数百吨的总加工量来说,增加的收入很可观。

      而那些被普通消费者扔掉的鱼鳃、鱼杂等,也被收集起来送往公司下属的饲料厂。一条鱼就这样被“吃干榨尽”了。

      经过一年的打造,洪湖渔家生态鱼养殖面积达到350万亩,产量达到125万吨。其十大主导品种之一的黄鳝产量占全国的42%,在上海、杭州等地已有一定的价格话语权;在国际市场上,鮰鱼出口价格同比增长了18.2%。

      今后,洪湖渔家生态鱼还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产品,并将与省内外销售市场进行对接签约,力争“十二五”期间,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