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在商标注册上也吃亏了

时间:2018-03-06

      “饿了么”在商标注册上也吃亏了

      当你点了外卖

      这时候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你面前的人

      也许穿着黄色衣服(美团外卖)

      也许穿着蓝色衣服(饿了么)

      也可能是红色衣服(百度外卖)

      为这些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点赞

      虽说“饿了么”现在知名度很高

      但是在商标注册这一点上也是吃过亏的

    “饿了么”在商标注册上也吃亏了

      关于“饿了么”

      “饿了么”是一个在线外卖订餐平台,该平台于2008年创立,公司创立于2009年4月。为我国广泛地区的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便捷生活服务。2017年8月24日,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由此可见,其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

      “饿了么”商标遭抢注

      “饿了么”网站2009年4月份就已经正式上线,但是直到2012年3月,“饿了么”才分别在35类和42类服务上申请注册了2枚商标。在此之前,另一家公司和一个自然人在35类“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饭店商业管理、替他人推销”等服务上早已抢先申请了“饿了么”。

      后知后觉的“饿了么”,在35类核心服务上的商标注册被驳回后,对在先注册的“饿了么”提起了异议,之后又在35类上重新申请了一枚“饿了么”,试图挽救自己的商标。经过这一次, “饿了么”总该是有所觉悟,加快商标注册步伐,对其业务可能涉及的商品、服务赶紧注册商标,提前做好布局,但事实并非如此。

      直到2014年,“饿了么”才在第9类“计算机软件”等商品上申请注册商标。而早在2010年,“饿了么”就开始卖订餐系统软件,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商场上同样的错误如果还犯第二遍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饿了么”在35类上被抢注的经历,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启示。同样在2014年,“饿了么”宣布有2大战略任务,一是移动战略,另一个就是物流,“饿了么”提出要打造专注外卖的短物流平台。这一次,到2015年3月,“饿了么”才在39类运输类服务上申请注册商标。结果就是,第9类、39类上的“饿了么”早在2013年就已经被抢注了。如果想要注册这类商标,只能采取商标交易的方式了,由此付出的经济代价不用多说,关于商标注册,“饿了么”虽然吃了很多哑巴亏,但说白了也是自找的。

      当初“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曾豪言称要打造餐饮界的“淘宝”,要引领外卖行业发展,但其商标注册总是滞后于商业行动,没有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给自己的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而淘宝的母家阿里巴巴恰好相反,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每次推出新的品牌之前,阿里都会将该品牌提前进行商标注册。在品牌打造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上,“饿了么”与“淘宝”之间的差距不是一两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