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品牌安全,了解商标侵权纠纷正确维权!

时间:2018-04-12

    近年来,随着商标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商标权利人开始通过上法院打官司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打造的时间轴正被大幅缩短,从小米电视到锤子手机,从石榴婆到瑞贝卡,得益于新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方式,很多新兴的消费品牌似乎一夜之间就能火透半边天。当商标受到侵权时该如何去解决商标侵权纠纷呢?

    1489988339299897.png

     

    1.双方一起协商解决


    如果一旦发现商标侵权行为,企业可以采用协商的方式。商标侵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双方能够达成共识也是一种比较柔和的方式。


    2.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如果协商不成,商标权利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商标侵权案件后,可以通过调查取证、在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根据侵权人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有其独具优势:受理案件的人员业务熟悉,处理程序简便,结案较快,因而省时省力。但其明显的不足之处是行政处理决定无终局效力,当事人如果对工商行政机关处理不服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向法院提出诉讼


    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可以就是否侵权以及赔偿多少等问题进行判决。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此,被侵权人可以自主选择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同时,由于商标侵权案件较为复杂,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一般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采用民事制裁的方式。

     

    在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六种商标侵权行为,即假冒商标、仿冒商标、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伪造或销售伪造的商标标识、反向假冒、帮助侵权。从类型上划分,前五种侵权行为属于直接侵权,最后一种属于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帮助或便利的间接侵权。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前述六种商标侵权行为,不仅需要正确理解和适用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之规定,还需借助直接侵权、间接侵权的概念,厘清侵权行为性质,进而对行为人判定相应的侵权责任。此外,在理解商标侵权类型时,要注意直接侵权、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关系,还要明晰共同侵权责任、间接侵权责任、替代责任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