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商标】宁夏非遗“商标第一案”汤瓶八诊为何败诉?

时间:2019-01-29

    当我正在世界各地以汤瓶八诊疗法为桥梁传播回医回药文化时,没有想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我使用了11年的汤瓶八诊商标无效。这让我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传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汤瓶八诊呢?这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医汤瓶八诊疗法第七代传承人杨华祥的无奈和茫然,同时也折射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传播中面临的尴尬局面。 

    回族汤瓶八诊疗法是阿拉伯医学、中东伊斯兰医学和中华医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保健医学疗法。明末清初,精通医术的回族医生杨明公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完善了汤瓶八诊,并以口传心授、言传心身教的方式传给后人。

    2004年,汤瓶八诊第七代传人杨华祥在银川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汤瓶八诊康复理疗国际连锁机构,同时申请“汤瓶八诊”商标,并于2007年取得该商标。2008年,经杨华祥创办的宁夏汤瓶八诊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申报,“回族汤瓶八诊疗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期间,“汤瓶八诊”还两次被评为宁夏著名商标。

    然而,汤瓶八诊疗法在国内的高知名度也让其在推广传播中遭遇纠纷之困。

    QQ图片20190129093720.png

    2009年,杨华祥以“汤瓶八诊”商标使用权投资入股,与其他投资人一起成立了北京汤瓶八诊总部,向全国推广汤瓶八诊疗法。

    2011年,因合作产生矛盾,杨华祥以商标侵权为由,将山东东营天泽汤瓶八诊保健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汤瓶八诊”商标。经过审理,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天泽公司败诉,停止在企业字号中使用“汤瓶八诊”商标文字等。天泽公司不服,上诉至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2年,山东高院审理后认为,“汤瓶八诊”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属于公共领域的范畴,“汤瓶八诊”四个字构成通用名称,天泽公司有权在企业名称及经营活动中使用。

    杨华祥不服此判决,申请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与公有领域的内容有重叠,但并不等于一经认定就当然地进入公有领域。山东高院仅凭“回族汤瓶八诊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项证据,不足以证明该疗法已经属于公有领域的范畴。

    然而,因为天泽公司已于20111212日注销,全国最高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驳回了杨华祥的再审申请全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让杨华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树信心。然而,事情再次发生转折。

    20131月,两个北京人向商评委提出申请,要求依法撤销“汤瓶八诊”商标的注册。历经两年多后,2015429日,商评委做出裁定:申请人的撤销理由部分成立,“汤瓶八诊”商标无效。

    商评委认为,在案证据无法证明“汤瓶八诊疗法”由杨华祥创始或其家族创始并得以传承。杨华祥将此种回族流传至今的疗法名称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并使用在核定的服务上,具有表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特点之虞,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性。

    710日,杨华祥拿出了一大堆获奖证书、传播汤瓶八诊疗法的照片和《汤瓶八诊养生方案》系列丛书。这些东西记录了11年来,杨华祥传播汤瓶八诊的点滴。

    201411月,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民族医药科学技术颁奖大会上,杨华祥和第八代传承人杨庭亮荣获首届民族医药传承贡献奖一等奖,二人编辑撰写的《汤瓶八诊养生方案》系列丛书获得学术著作二等奖。而此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杨华祥的汤瓶八诊疗法团队代表宁夏参加了在奥林匹克公园举办的“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们又参加了世博会“中国元素”文化展示活动。20093月,宁夏医科大学正式成立了“回族汤瓶八诊亚健康疗法职业培训学院”,成为中国唯一一所省级亚健康学院。在这里,杨华祥打破了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指导宁夏医科大学的老师培训了400余名汤瓶八诊疗法技术人员。

    “难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这些获奖证书还不能证明汤瓶八诊疗法是由我们杨氏家族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杨华祥显得十分委屈。

    因汤瓶八诊商标侵权案一直打到了国家最高人民法院,这一官司也成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案”。这场官司也折射出非遗保护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汤瓶八诊注册为商标和苹果被注册为“苹果”商标是一样的道理,不能说苹果是通用名称就不能注册为商标。我国对非遗立法保护比较晚,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法律还不完善,这就造成汤瓶八诊陷入维权困局。非遗主要依靠人来传承,人在遗产在,人亡遗产亡。我们应该对非遗传承人合法权益加以保护。

    “难道一进入非遗名录就成了通用名称吗?这样非遗还能存在吗,还何谈保护?”同样遭受过保护困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州唐氏羊羔酒传承人唐世俊,得知杨华祥花费几十万元打官司、最终却丢掉了商标后感慨到,“非遗项目被侵权太容易了,但保护起来太难,国家相关法律太乏力。